“微短剧+文旅”的理想模式是什么
从描绘区域人文景观之美到以热门题材与旅游目的地风土人情巧妙融合,在互联网环境中,微短剧与文旅元素正以更加多元的融合方式更新着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微短剧精品创作由此成为各地文旅发展的创新点。
微短剧单集时长一般从几十秒到15分钟不等,有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相较短视频,微短剧更注重剧情发展和价值观表达,优质内容更见长尾效应,成为一种新型的文旅资源推介方式。
今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指出“推动微短剧题材体裁创新,积极探索与文化和旅游等产业跨界深度融合”,计划在2024年创作播出100部主题优秀的微短剧,并引导相关机构和平台结合乡村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非遗、文物、国家文化公园、产业旅游、科技旅游、公共文化空间和景点景区等展开创作。
为发展“微短剧+文旅”新模式,各地纷纷出台相应措施。河南、江西、广东、浙江等地提供相应资金支持,其中,浙江杭州余杭区设立了总额2亿元的网络微短剧发展基金;北京发布了“短剧游北京”创作计划,鼓励创作者挖掘北京文旅资源;浙江横店和杭州等地将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型产业,从剧集拍摄、后期审查、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规范,建设网络微短剧审查分中心,缩短审查周期,促进产业的集聚和规模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短剧影视产业基地则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提供版权管理、营销及协拍服务;黑龙江将微短剧创作与直播带货等业务结合,发掘其促进消费的潜力。
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不少业界人士认为,“微短剧+文旅”为创作提供了更大的价值衍生空间,要念好“内容经”,打通产业链,开辟新赛道。
微短剧时长短,适应现代人碎片化的信息消费习惯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题材类型多样,剧情设置紧凑,依托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传播,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观众与微短剧创作者距离更近,互动性强,形成了社区化的氛围。“微短剧的商业模式与传统影视不同。一般来说,微短剧一周内就能完成拍摄制作,成本远低于长剧、电影,对演员的包容度更高,与品牌合作的方式更灵活。”已投资多部微短剧的火灵鸟短剧公司副总经理金永胜告诉记者。
近两年,山东淄博、黑龙江哈尔滨、甘肃天水等城市爆红的过程中,不乏视频内容的加持。“‘微短剧+文旅’有很好的发展基础。更重要的是,文旅元素的有机融入,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视频内容同质化严重、剧情浮夸、精品内容短缺等问题。”业界专家认为,文旅相关主题微短剧创作和发展方向越明晰,文旅元素融入的需求越明确,越能激发创意,打破“套路”限制,避免一味追求“爽感”,吸引专业素质高的创作者、机构和平台加入,促进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结合微短剧创意内容,推介地方文旅资源,带动实景拍摄地和各个文旅场景“出圈”,发掘消费新增长点,是“微短剧+文旅”的理想形态。各地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文旅”模式中,激发的是优质内容在呈现文旅资源、带动地方经济、推广地域文化等方面的潜力。
例如,《我等海风拥抱你》将男女主角的情感经历与海洋环境保护、闽南民俗有机串联;《河姆渡的骨哨声》真实还原了田野考古工作者的状态,让人感受河姆渡文化的光彩;《我的归途有风》将跷脚牛肉、金钱蛋、灯影牛肉、军屯锅盔、冒烤鸭等非遗美食塑造成治愈系、慢生活的符号;《我和我的松树村》《高碑店故事》等聚焦乡村振兴的作品,在轻松愉悦的叙事氛围中让人们见证青年成长与乡村风貌;《旅行奇迹·千岛湖》等扎根景区的作品,通过各类探秘、演绎和情景再现,展现地域文化特色、风土人情,带动了当地旅游热潮。
扎根内容创作,微短剧才能以剧情和内涵获得情感认同,强化社交属性,形成强有力的文旅记忆点,进而拓展文旅消费,赋能文旅发展。(中国文化报记者 王彬)
来源:中国文化报数字报 * 转载自:https://npaper.ccmapp.cn/zh-CN/?date=2024-04-13&page=1&Hid=6619221625abfbdd390f6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