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 [登录] [免费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持续释放文化产业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04-22 13:14:52      阅读量:519次     

持续释放文化产业新动能

当前,国内文化产业经营效益持续提升,对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已达到支柱产业的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7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速明显快于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整体水平;2023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利润11566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助推经济社会效益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新时代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编制实施《文化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十三五”“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深入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文化高质量发展。二是实施重大项目工程。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高标准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推进《复兴文库》《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新编)中国通史》等文化工程。三是推出精品力作。电影《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一批优秀作品广受好评、“破圈”传播;中国已成为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电影市场规模屡创纪录、银幕数和票房收入跃居全球第一。四是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开展中华文明探源,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和古籍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也都取得新进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显示,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期,全球文化创意产业达到2.25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吸收就业人数2950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文化多样性、造福人类社会的重要潮流。

近年来,国内文化产业各项政策显效发力,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总体平稳,生产经营规模持续扩大。但从产业综合实力看,文化产业带动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文化市场规模占比仍处低位,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联动机制尚未建立,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总量不足,仍需提升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战略中的融合和牵引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应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的市场属性,扩大和撬动国有企业参与文化领域的有效投资,全方位深挖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历史底蕴,丰富文化产品类型,提升文化产业服务能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品牌;引导市场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技术、形式创新,攻关一批文化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将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用好新基建政策、平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实力,支持新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联动,发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和试点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以保利文化等为代表的央企和地方文旅系统合作,支持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服务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创新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方式,加强和国外文化交流互鉴,发挥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推动我国文化产品与服务向全球文化产业链的高端跃升,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政策集成创新和课题指导合作,打造全球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新高地。(盛名  张戈)


来源:中国文化报数字报  *  转载自:https://npaper.ccmapp.cn/zh-CN/?date=2024-04-22&page=2&Hid=66252c813391f1dd324d7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