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海艳
党的二十大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明确作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战略部署。这一战略部署与我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相适应,对提高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遵循和指引。
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的迫切需要。现在,国际上关于中国的说法很多,有很多正面肯定的舆论,但依然存在一些负面舆论,比如“中国威胁论”等。发出这些论调的人,或是不了解中国,或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其中更有各种敌对势力居心叵测地不断造谣生事、制造混乱。当今中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同时也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这为我国做好国际舆论提供了基础和本钱。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就是把中国故事讲好,同时把中国故事背后蕴含的思想和精神的力量讲出来,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
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文化关系着国家、民族的灵魂和根脉。文化兴盛能够带来国运兴盛和民族强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发展。讲好中国故事要着眼于挖掘中华文化深厚的生命力,体现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彰显我国具有先进性、人民性、真实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全体中国人理解、认同,进一步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增强对中国真实、立体、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提高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
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要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人类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不同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就是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思想精华,注重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从而使自身不断焕发新的光彩和生命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就是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促进中华文化和各国文化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弘扬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深厚而持续的精神动力。
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要注重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重点展示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把中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深邃睿智的哲学思想、秉笔直书的史学传统、高古雅致的艺术心灵、辉煌灿烂的科技发明、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展示给世界人民。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重点展示中国的当代发展,我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经济、科技、国防等实力显著增强,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重点展示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推崇仁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仁爱的基础上注重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发展到对外关系上,则是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是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还要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国际阐释与传播。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赓续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融入了世界大势和时代发展。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提供新形态,为全球发展提供新机遇,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新路径。
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精神标识、文化精髓提炼展示出来,促进文明交流和互鉴。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中华文化是唯一长期延续发展而没有出现过中断的文化体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华文化蕴含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中华文化饱藏光辉灿烂的民本思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中华文化高扬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追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华文化中充满胸怀天下的仁者襟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化中富含进取和革故鼎新的精神。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要把这些文化精髓提炼和展示出来,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文明创造能力,推动中华文明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中外文明在思想互鉴、灵魂交流中激发共鸣。
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是一项立体、全面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部门、媒体、各类机构、团体和个人等全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久久为功。国际传播要考虑到不同区域、国家、群体对中国的了解和需要各不相同,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具有文化差异,所以针对不同受众的传播方式要精准细致、有的放矢。要抓住先进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化的手段,推进新型传播平台的建设。要借鉴中华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比如以流行音乐演绎中华古典诗词的《经典咏流传》,运用沉浸式、电视化、通俗化的表达让文化典籍变得可体验的《典籍里的中国》,河南卫视推出的通过5G和AR(增强现实)等技术为观众带来超时空、强互动感官体验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等,打造更多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途径,创作沉浸式、互动式的文化作品,促进海外受众了解中国文化。要善借“外嘴”,让认同中国和中华文化的各国政要、留学学者、国际友人、海外“网红”生动讲述他们和中国的故事,拉近和海外受众的心理距离,增加他们对中国及中华文化的心理认同和向往,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作者系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为北京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MS2022415)
来源:中国文化报数字报 * 转载自:https://npaper.ccmapp.cn/zh-CN/?page=3&Hid=66422de0d088a32e646d5cc4